市交通運輸局駐守大慶西站1個月 出站旅客逐一查驗
原標題:謹防外來輸入,市交通運輸局駐守大慶西站一個月,出站旅客逐一查驗身份
3月17日15:39,從哈爾濱西站到齊齊哈爾的D6919次列車停靠大慶西站。下車的100多名旅客剛出檢票口,就被市交通運輸局大慶西站防控組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分流。每個出口處都貼著醒目的龍江健康碼二維碼,工作人員逐一對出站旅客進行掃碼、查驗。
“別著急,大家伙排好隊,保持一米遠的間隔。”
“沒注冊的抓緊注冊。”
“先別走,點提交,等一會兒。”
“您的口罩好像松了,緊一緊、更安全。”
盡管下車的旅客不少,可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大家秩序井然。偶有遇到特殊情況,也馬上有專人一對一幫其提出解決方案。
這樣的工作,市交通運輸局大慶西站防控組的27名工作人員已經(jīng)做了整整一個月。他們?yōu)槊恳粋抵達大慶的旅客掃碼、登記,根據(jù)旅客的目的地為其安排下步行程,對接相關(guān)事宜。
有近期境外旅居史的,統(tǒng)一對接衛(wèi)生防疫部門實施集中隔離
“有近期境外旅居史的,聯(lián)系各區(qū)衛(wèi)生防疫部門,派專車接走送到隔離賓館;從國內(nèi)疫情較嚴重城市回大慶的,對接社區(qū),居家隔離;從低風險區(qū)域回來的,查驗無任何異常,可以持龍江健康碼快速通行。需要中轉(zhuǎn)的,及時與大慶西站溝通,經(jīng)由站內(nèi)分流到樓上候車室等候乘車。”市交通運輸局道路運輸管理處副處長孫鐵軍是大慶西站防控組的組長,他告訴記者,對從境外回慶旅客的身份查驗、旅程追溯,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目前的工作重點。“我們和鐵路部門已經(jīng)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凡有境外旅居史需要集中隔離的,在列車到達之前,我們就能獲得相關(guān)信息,提前對接防疫部門,確保無縫對接,在大慶市區(qū)內(nèi)不與其他人員接觸。”
3月17日,D6919次列車上就有從泰國普吉島經(jīng)由上海回來的老兩口。
“我們在普吉島滯留了70多天,天天都提心吊膽的。那邊買不到口罩,我們連門都不敢出,知道咱們大慶這邊沒有新增了,就趕緊想辦法往回趕。”王大娘告訴記者,他們從普吉島飛到上海后,又乘坐飛機到哈爾濱,再從哈爾濱轉(zhuǎn)乘火車到大慶。“一路上查的特別嚴,嚴點好,對大家都有好處。”
回到大慶,王大娘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就算到家了,心里石頭也落了地。”
記者問:“知道回大慶需要隔離嗎?”王大娘直點頭:“知道、知道,我們從國外回來,危險系數(shù)大,隔離是對的,我們肯定配合。”
防控組為老兩口詳細登記了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件號碼、簽發(fā)地,整個回程期間乘坐的車次、航班號、座位號等等信息后,就將他們移交給了早就等候多時的讓胡路區(qū)疾控人員,坐救護車,直接送至隔離賓館。
3月10日前大慶每天到站旅客200人左右,現(xiàn)在達到了1000人
“3月10日之前,每天從大慶西站回來的旅客在200人左右。3月11日我市防控措施逐漸放開后,復產(chǎn)復工或是之前被滯留在外地的旅客開始回程,現(xiàn)在每天從外地回來的旅客達到了1000人。”孫鐵軍說,境外回來的旅客從3月13日開始增加,涉及德國、美國、日本、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菲律賓、英國、西班牙等十幾個國家。2月17日至3月17日,大慶西站已經(jīng)轉(zhuǎn)接了近期有國外旅居史的旅客41人,均已集中隔離。
3月5日,有一個人從馬來西亞回到大慶,他是肇州人,在讓胡路區(qū)辦理了暫住證;貋頃r本來想回讓胡路,可當時讓胡路區(qū)在封城,他又不是常駐人口,不予接收,孫鐵軍就緊急聯(lián)系了肇州縣衛(wèi)健委。
“那天正趕上下雪,路不好走,他在火車站等了兩個多小時,肇州的車才到。”這段時間里為防止該旅客接觸其他人員,組員吳寧將其安排至一個臨時的隔離通道內(nèi)安置,還為其送去了水和盒飯。長途跋涉和內(nèi)心恐慌,這名旅客一直處于焦躁狀態(tài),吳寧就陪他聊天,安撫他的情緒,給他介紹大慶疫情防控的相關(guān)政策。
慢慢地,這名旅客的情緒得到了紓解。他說:“哪都沒有大慶好,還是家里人親。你說得對,肇州、讓胡路,去哪都一樣。安全回來了就比啥都強。”
請大家如實申報行程,對自己安全、對他人負責
大慶西站每天最早的列車是5:38,最晚的是22:08。防控組的人員多在東風新村住,每天4點多就得起床,晚上接完最晚一班車,還得統(tǒng)計這一天的所有數(shù)據(jù)。等回到家,就得將近第二天0點。
“老人、孩子等無法用龍健健康碼登記的,從國內(nèi)疫情嚴重地區(qū)回來的,從境外回來的,都要詳細登記,這些信息還都需要匯總上報。”孫鐵軍推測,隨著班次的增加,未來一段時間大慶西站的到站旅客還將有大幅增長。“初步判斷再過十幾天,大慶西站到站旅客一天能達到兩三千人。”
客流日益增長,下車旅客前端需要引導、后端需要登記,中間還得有人維持秩序,防控組的人手愈加顯得“捉襟見肘”。近60歲的吳鋒厚,和其他組員一起奮戰(zhàn),不挑活、不靠后;組員顧磊痛風犯了,嚴重的時候連走路地都費勁,可他一天都沒有休息,連遲到早退都沒有,始終堅守崗位。
“有些旅客不如實申報自己的行程,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不少難度。”孫鐵軍說,一次有一個人從沈陽入境,坐火車回的大慶,問的時候他擔心被隔離,就說是從沈陽回來的,隱瞞了自己的境外旅居史。“好在公安部門那邊有境外人員身份識別系統(tǒng),當時就被篩查出來了,可我們想起來仍然后怕。”從那以后,防控組的工作人員詢問得愈發(fā)耐心、細致,力求把旅客旅程追溯得更加明確。
孫鐵軍將自己每天做的重點工作記錄下來
孫鐵軍提醒,從外地回來旅客,要提前、如實與鐵路部門、交通運輸部門報備,他們會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前為旅客分別履行相關(guān)手續(xù),對接相關(guān)部門。“咱大慶防控措施做得好,就是因為大家的配合。中間的無縫對接措施,既是為了保證你自身的安全,也是為咱家鄉(xiāng)父老的健康負責。”
大慶日報記者 程誠 文/攝